距离上次介绍SCI论文题名撰写已有些时日,今天小编想继续和大家分享摘要的写作技巧。作为论文交流发表的窗口,摘要概括了论文的目的、方法、结果和意义,是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。
摘要的作用可概括为3点
1报道论文信息
读者通过阅读摘要,获得信息的同时又能节省精力;
2电子文献检索
摘要是二次文献的著录内容,因此摘要必须纳入足够的关键信息,使读者可以参考你的工作;
3用于审稿过程
一般SCI期刊编辑把论文的题目和摘要送给候选审稿人,审稿人根据摘要内容来决定是否有兴趣或值得花时间审阅论文。
1. 摘要为SCI论文全文的高度浓缩;
2. 简短精炼,内容完整明确。一般字数在200~300字为宜。但不同期刊要求不一致,如Science要求摘要少于125字;
3. 摘要只是文字描述,不应出现图、表、注解。为方便检索系统转录,也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、数学表达式、角标和希腊文等特殊符号;
4. 摘要的第一句话最为重要,通过表述研究动机和存在问题来反映文章的研究方向和重要性;
5. 避免不必要的语句,如“In recent years”、“...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...”、“There has been great interest in...”等;
6. 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读者混淆的缩略语或术语,如的确有需要应在缩写符号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其全称;
7. 不应包含参考文献、冗长的背景资料;
8. 确认摘要内容与论文完全相符。
不少作者对摘要应该使用何种人称、语态和时态有些疑惑。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。
1. 该使用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?
由于主动语态的表达更为准确,且更易阅读,因此目前大多数SCI期刊都提倡使用主动语态。
2. 该使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?
以前我们写论文被教导避免使用第一人称“We”,而Nature,Cell等期刊普遍使用第一人称,避免使用第三人称,如“This paper reported that...”。
3. 摘要写作使用何种时态更确切?
时态因情况而定,可大致遵守以下原则:1)介绍背景资料或阐述研究目标时,如句子内容不受时间影响,是普遍事实,应使用现在时;如句子的内容为对某种研究趋势的概述,则使用现在完成时;2)概述实验程序、方法和主要结果时,通常使用过去时;3)叙述结论或建议时,可以使用现在时。
4月15日,北京产权交易中心挂出“中粮旗下中国九五至尊网址拟1元底价拍卖中粮君顶酒庄55%股权”的消息,引起行业一片哗然。1元拍卖的背后实则附有昂贵的“条件”,中标者需承担君顶酒庄所欠中粮3.92亿元的债务,而其实际对外欠账总额高达5亿多元。
京华时报讯(记者常鑫),前天,央视财经频道《是真的吗》节目播出一组有关草莓的报道,称该栏目组记者随机在北京购买的8份草莓均检测出含有百菌清和乙草胺两种农药。
曾在麦当劳中国餐厅服役近24年的奶昔昨日正式谢幕。虽然麦当劳中国方面称此举属正常九五至尊网址调整,不过在业内看来,销量的不断下滑或才是此次奶昔下架的真正原因。
定价:25.00¥
会员价:20.00¥